道教靝一善壇

伏英觀

道士的稱號(復印自嗣漢天師府網頁)

道士称谓时间:2009-05-25 15:44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 点击:567次道士之名源于战国、秦汉时的方士,即有方术之士。道教创立之后,道士则专指从道修行的道教神职教徒。隋唐前后道士,习惯上男称道士、黄冠;女称女冠、女真。较晚至今,则分别称男、女道士为乾道和坤道。南北朝时代奉道之士增多,对在家修持的人,称为 火居道

  

道士之名源于战国、秦汉时的方士,即有方术之士。道教创立之后,道士则专指从道修行的道教神职教徒。隋唐前后道士,习惯上男称道士、黄冠;女称女冠、女真。较晚至今,则分别称男、女道士为乾道和坤道。南北朝时代奉道之士增多,对在家修持的人,称为“火居道士”,以区别出家道士。

在历史上,随着各朝代文化的影响,道士修行程度和教理造诣,以及担任的教职,配以相关的称谓,择要简述如下:

  天师:指张陵或其嗣号之后裔。但后世也有个别道士称“天师”,如寇谦之(北魏),隋焦子顺,唐胡惠超等。

  法师:精通经戒、主持斋仪,度人入道,堪为众范的道士,叫法师。精通道法,能养生教化,为人师表者叫法师。

  炼师:起初多指修习上清法者,后泛称修炼丹法达到很高深境界的道士。

  祖师宗师:各道派的创始人曰祖师;各派传道的首领称之为宗师。

  真人: 通常尊称那些体道大法,道行高深,羽化登仙的道士。

  黄冠:早期道教徒崇尚黄色,故世人根据道士衣冠颜色,称道士为黄冠。

  羽客:亦称“羽士”、“羽人”。以鸟羽比喻仙人可飞升上天,引申为神仙方士,进而专指道士。后世道士多取以自号。

  先生:道士的尊称或谥号、赐号。

  居士:信奉道教的俗家信众。

  方丈:对道教十方丛林最高领导者称谓,亦可称“住持”。方丈是受过三坛大戒,接过律师传“法”,戒行精严,德高望重,受全体道众拥戴而选的道士。

  监院:亦称“当家”、“住持”。由常住道众公选,为道教丛林中总管内外一切事务者。当监院大任者,必须才全智足,通道明德,仁义谦恭,宽宏大量,弱己卫众,柔和善良,明罪福因果,功行俱备。

  知客:负责接待参访及迎送宾客,《三乘集要》记载:“知客应答高明言语,接待十方宾朋,须以深知事务,通达人情,乃可任也。

  高功:指那些德高望重,精于斋醮科仪,善于踏罡步斗,沟通神人,代神宣教,祈福消灾,拔度幽魂,主持斋醮法会的道士,是经师的首领。

  道人:最初与方士同义,最早出现于《汉书·京房传》。道教创立后,道人一词曾专指道士。南北朝时代,则以道人专指沙门,而区别于道士。唐朝以后,又以道人泛指有道术之人,或指道士。

  道长:是当今教外人士对出家道士的尊称,而不是职称。

過澳門

各位道長:

七月二號下午過澳門做法事的道長們,必須帶備文武法衣,整齊道裝出席法會,衣履不整或不服從戒律者,一律請回家罷。

『天上沒有違規神仙、地下沒有無禮道士』

曾理清筆

九百年一遇特大洪災淹沒龍虎山嗣漢天師府

2010年6月19日下午5時30分,一場900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災突然向龍虎山上清鎮襲來。巨大的洪峰排山倒海般向瀘溪河下游撲去,上清鎮周圍包 括大上清宮、正一觀、兜率宮、東嶽宮等處,水位以每分鐘10公分的速度迅猛暴漲,不到40分鐘,洪水漫過上清街市,侵入天師府大院。整個嗣漢天師府三進院 落,除最高處玉皇殿和敕書閣之外,其餘所有殿堂、齋堂、辦公室全部彌漫於洪水之中,院內最深處水位達2米深,最淺處水位也達90公分以上。

此時,天師府管委會值勤人員被困洪水之中,他們來不及多想,迅速投入搶險工作之中。搶救出一部份重要財物,但因洪水來勢兇猛,刹那間沖到大門, 淹沒車輛和各種辦公設備、殿堂設施全部被在水中。據初步統計,“六一九”特大洪災給龍虎山嗣漢天師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達人民幣1400萬元,所幸並未 出現人員傷亡事故。

“六一九”特大洪災還沖毀了位於正一觀旁邊的九曲洲大橋,隔斷了正一觀與外面的一切聯繫,素有“仙靈都會”的大上清宮也出現了大面積的山體滑坡 和地面踏陷,目前經濟損失尚無法故統計。

根據歷史資料記載及本地村民回憶,今年“六一九”特大洪災是嗣漢天師府那座900周年以來最大的一次,也是整個龍虎山景區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洪災。

圖文資料 

詳見 http://www.lhsdj.org/html/daoxiedongtai/20100622/228.html

龍虎山道教協會辦公室 熊雄

地址:江西省鷹潭市上清鎮嗣漢天師府內

郵編:335005

電話:0701-6638031

傳真:0701-6638031

官方網站:http://lhsdj.org

近期留言

    彙整